欢迎光临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!品瑞专业提供:(1)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、除颤仪除颤监护仪除颤监护器除颤器、心肺复苏机、急救呼吸机等医疗/急救设备;(2)各类应急包、急救箱、高危作业防护用具等应急/安防/劳护用品;(3)现场急救、防灾救援、AED培训、应急响应培训及急救|应急一体化解决方案。
 
4新闻资讯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资讯  -> 行业动态

15岁女生军训猝死引发关注!开学季即将来临,应急救护保障措施校园莫忽视


​    据媒体报道:近日,上海某中学一名 15 岁女生的军训悲剧,让校园应急救护的漏洞再次暴露在公众视野中。 14 日上海发布高温黄色预警(最高温超 35℃),这名平日热爱运动、体育常考满分的女生,在军训午休合唱排练后返回宿舍途中突然蹲下晕倒。尽管同学及时发现、老师迅速送医,但医务室仅采取吸氧措施,分钟后才拨打 120,门口的 AED(自动体外除颤仪)未被启用,最终女孩因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离世,死因仍待尸检。这起悲剧中,急救环节的关键缺失,成为永远无法挽回的遗憾。开学季将至,校园应急救护体系的完善刻不容缓,尤其需聚焦应急预案构建、应急演练落实与 AED 配置使用三大核心。



(欧阳同学)


    悲剧复盘:急救“空窗期”暴露的核心问题

    从事件细节来看,急救环节的疏漏直接错失了挽救生命的“黄金时间”。根据《院前急救病历》记载,女生晕倒后被送医务室时已呼之不应、出现二便失禁与抽搐,这是心脏骤停的典型症状。然而,医务室仅进行吸氧观察,未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等基础急救措施,也未使用门口配备的 AED;从送入医务室到拨打 120 间隔 4 分钟,而医学研究表明,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每延迟 1 分钟便下降 7%-10%分钟的“空窗期”让生存希望大打折扣。

    更值得警惕的是,事件中不仅校医对急救流程掌握不足,现场老师与同学也缺乏应急处置能力,无人第一时间开展心肺复苏,甚至不清楚 AED 的使用方法。这暴露出校园应急救护体系的严重短板:既无清晰的应急响应流程,也未通过演练让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技能,AED 虽有配置却沦为“摆设”,最终酿成悲剧。

       应急救护保障措施——校园莫忽视!

    核心举措:以“应急预案 + 应急演练”织密急救防线

    校园应急救护的关键,在于让“突发情况有流程可依、相关人员有技能可用”,而完善的应急预案与定期的应急演练,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。

    (一)构建“分级响应、责任到人”的应急预案

    学校需以此次悲剧为警示,针对军训、体育课、课间活动等易发生突发健康事件的场景,制定《校园突发心脏骤停 / 中暑应急处置预案》,明确“谁来做、做什么、怎么做”的分级响应机制:

    第一响应人:现场师生

    预案需明确,发现学生晕倒后,身边同学应立即呼喊“有人晕倒,快找老师并拨打校医室电话”,同时观察学生呼吸、意识状态;在场老师需第一时间抵达现场,若判断为心脏骤停(呼之不应、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),立即开展胸外按压,另一老师同步前往取就近 AED 并拨打 120,确保“施救、取 AED、叫急救”三线并行,避免时间浪费。

    第二响应人:校医

    校医接到通知后需在 3 分钟内抵达现场,接过急救主导权—— AED 已送达,立即配合胸外按压使用 AED 除颤;若学生出现中暑症状(高热、抽搐、意识模糊),则迅速转移至阴凉处,解开衣领、用凉水擦拭身体降温,同时监测生命体征,避免单一“吸氧观察”延误病情。

    第三响应人:学校管理团队

    应急预案需明确学校德育处、总务处等部门职责,如安排专人对接 120 急救人员,提前告知学校位置、患者情况,引导救护车快速入校;同时联系家长,同步告知病情与送医路线,避免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额外延误。

    (二)定期开展“场景化、实战化”应急演练

    “纸上的预案”需通过演练转化为“肌肉记忆”,否则在突发情况下仍会手足无措。学校应将应急救护演练纳入常规工作,明确频次与内容:

    演练频次:每学期至少 1 次,军训前必开展

    考虑到开学季(尤其军训期间)是突发健康事件高发期,学校需在每年军训前专门组织参训师生、教官开展应急演练;日常每学期结合体育课、晨会等场景,开展 1 次小型化、碎片化演练,避免“演练走过场”。

    演练内容:聚焦“关键急救动作”

    演练需模拟真实场景,如“体育课上学生突然晕倒”“军训中学生中暑抽搐”等,重点训练三大核心能力:

    师生对“心脏骤停、中暑”症状的识别能力,避免因误判延误施救;

    胸外按压的规范操作(双手交叠、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、深度 5-6 厘米、频率 100-120  / 分),确保每个人都能上手操作;

       AED 的取用与使用流程(打开设备、粘贴电极片、按提示操作),让师生明白AED 操作简单,按语音提示即可,无需担心操作失误”。

    演练后复盘:找问题、补漏洞

    每次演练后,学校需组织参与人员复盘,如“此次演练中 AED 取用耗时超过 2 分钟,需调整 AED 存放位置”“部分老师按压深度不足,需加强实操培训”,通过持续优化,让应急预案与演练更贴合校园实际。

    关键保障:让 AED“配得齐、找得到、用得快”

      AED 是应对心脏骤停的“救命神器”,在此次上海军训悲剧中,医务室门口的 AED 未被使用,暴露出AED 配置与使用推广的不足。开学季前,学校需重点解决 AED“配、找、用”三大问题:

   (一)科学配置 AED,实现分钟可达”

    学校需根据校园面积、学生活动区域,在操场、教学楼一楼大厅、宿舍区、医务室等关键位置配置 AED,确保任意活动区域到最近 AED 的步行时间不超过 3 分钟;同时在 AED 存放处张贴醒目的红色标识,标注“自动体外除颤仪”“紧急情况下可破窗取用”,避免因找不到或不敢取用延误时间。

   (二)全面推广 AED 使用,打破“不敢用、不会用”误区

    很多人因担心“操作失误担责”而不敢使用 AED,学校需通过多重方式消除顾虑:

    在 AED 存放处张贴简易使用流程图,搭配“按语音提示操作,无需专业背景”的温馨提示;

    结合应急演练,让师生亲手操作模拟 AED 设备,熟悉“开机 - 贴电极片 - 等待分析 - 按除颤按钮”的流程,明白 AED 会自动判断是否需要除颤,不会对无除颤需求者造成伤害;

    通过校园公众号、宣传栏普及“善意施救免责”知识,告知师生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,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,让大家敢于在紧急时刻使用 AED

   急救无小事,防患于未然

     15岁女生的离世,是一个家庭永远的痛,也为所有学校敲响了警钟:校园应急救护不是“可有可无”的附加项,而是守护学生生命安全的“必选项”。开学季将至,学校需以此次悲剧为契机,抓紧完善应急预案、落实应急演练、优化 AED 配置,让每一位师生都掌握“能救命”的技能,让每一台 AED 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——毕竟,对于生命而言,“准备充分”永远比“事后追责”更有意义。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,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安全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。


[返回]   

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

Guangdong PinwillScience&Technology Co.,LTD
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雅园中心路2号3栋304-305室

邮箱:pinruikj@163.com

业务咨询:13686183913/陈经理        

电话:400 9620 331

官网:www.gdpinrui.com

应急科普人

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 应急科普人
Copyright ©2017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【粤ICP备17047956号】 【BMAP】【GMAP】【后台管理】访问量: 百度统计】本站关键词:除颤仪除颤监护仪除颤监护器除颤器急救呼吸机AED培训
在线咨询